常态下应该是50-55岁左右退休,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望,而到65-70岁后,基本上维持比较平淡的生活,所以真实的养老需求应该包括两个阶段,前10年和后20年。从支出性质上,前10年除了持续日常开支,会增加某些短期一次性开支,而后20年基本都为日常开支(前提是有应对一般医疗和重大医疗开支的保障)。
引用一个简明案例说明基本计算方法(部分动态需求分析的思路)
李先生: 30岁,计划55岁退休,56-65岁间需要帮助抚养下下一代,并且有每年出游计划,包括其他计划消费,56岁时需要等价于现在约30万的费用(不含基本开支)。整个退休后(至85岁)基本开支维持目前现状2000元/月(个人)。
李先生之前已经建立充分的寿险、重疾等保障,沟通后确定社保医疗及社保养老将应对退休后一般医疗开支,目前除去生活支出、保险支出、其他投资支出,剩余可控节余3000元/月。根据国内外部分历史数据,李先生对长期通胀的预期为4%,两个方案如下(具体过程略):
A、30-55岁年投入3。6万
55岁前年化收益率不〈7。6%,56-85岁年化收益率不〈4%
可以保证56岁时一次性支出83万,到85岁维持原有生活水平
B、30-55岁年投入2。4万
55岁前年化收益率不〈9。7%,56-85岁年化收益率不〈4。5%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