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传统型养老险 > 正文
关于国外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如今,世界各地都很注重养老险的发展。这不,本文将为您介绍国外的养老险,以及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一)社会保障运作模式改革

  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以致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为此,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纷纷对社会保障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在养老保险领域改革措施包括:减少政府在养老保障上的财务责任,改进养老保障运作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模式转变,从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模式转变,最终建立一个多支柱(一般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也有的国家在世行的支持下,抛弃了公共确定收益养老金体制,而用私人确定缴费体制取代之。采用这一方式的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匈牙利、秘鲁、波兰、瑞典、乌拉圭等国家。

  此外,很多国家还通过延长工作时间(例如一些国家将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到65岁,英国、美国、德国由65岁延长至67岁,瑞典目前已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8岁)、降低支付标准、提高保险费率、取消过度保障、增加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手段维持养老制度的运转。

  上述改革对商业保险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从政府包揽养老、医疗等转向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对国民的保障,更加注重公共保障体制的效率,改革无疑需要商业保险机构来填补政府退出所造成的空间,并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商业保险与养老保险体制

  改革之后,世界主要国家养老体系的共同特点,就是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作用,降低公办社保的比重以减轻国家负担。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公办社保和商业保险这两部分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意大利,商业保险比重很小;但在英国,商业保险计划正在逐步取代公办社保;在德国,社保与商业保险的作用大体相当;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做法是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之外逐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政府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建立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待个人账户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再逐步降低原制度待遇。智利等南美国家则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完全私营化,由多个竞争性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个人账户管理,而这些基金管理公司与商业保险公司密切相联,基金的一部分最终会被转至保险公司。

  国外经验表明,保险公司在养老体制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意外保险,如残疾和死亡保险;二提供投资产品;寿险公司通过保证收入合同等产品,为养老基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方式;三是提供管理服务,包括为养老金计划提供受托管理、投资管理和账户管理等服务。例如美国的公立养老保险计划虽然来源于政府强制征收的社会保险税,却采用委托民营公司的方式进行运作。职业年金计划的管理工作通常也是委托给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专职投资管理机构的。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