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传统型养老险 > 正文
关于国外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如今,世界各地都很注重养老险的发展。这不,本文将为您介绍国外的养老险,以及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有关启示

  1.充分认识商业保险在社保体制中的作用,为之提供更大的作用空间

  如前所述,国外养老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强化个人责任和市场功能,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改善社保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国民的福利。对于中国来说,基于以下理由,需要积极鼓励商业保险发展。

  第一,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社会养老制度将面临着巨大财政压力。2004年,老年人仅占总人口的11%,但据联合国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达到28%,超过美国。在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要维持高替代率的养老保障体制和高水平的医疗福利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健全养老保障体制、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改进国民养老福利的角度出发,需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有益的补充。

  第二,相对与社会基本保险来说,商业保险有着独特的效用。在国外,商业保险特别是人寿保险被视为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一是寿险本身就具有储蓄功能,可以帮助投保更好地分配收入;二是寿险的回报可以免税(其原理为承担了风险的收益应当免税),同时寿险的赔偿部分也是免税的;三是按照国际惯例,保险赔偿金是免于追索的,债权人永远用保险金抵偿债务人的债务;四是寿险的现金价值可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此外,社会养老保险只对生存的参保人提供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却可以在保障人生存的同时也对投保人身故后的家人提供保障。目前社保体系的养老金只能按月领取,而商业养老险则比较灵活,为投保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出于大量保险资金运作的需要,保险公司通常具有很强的资本市场运作能力,在兼有保险产品和资金管理双重能力的情况下,即便是固定缴费的DC计划,放在保险公司管理也优于基金管理公司。因为后者只能在资本市场投资,前者却可以在投资的同时分出一部分购买原保险、投连险等等。而且由于保险赔偿是免税的,对于投保人来说,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大大改善投保资金的收益性。

  第四,近年来我国一些高危行业事故频发,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商业保险作为第三方力量介入高危行业,既可以有效弥补行政安全管理体制的缺陷,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财政资金的运作效率,也可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金,分散风险和强化风险的事先管理。

  2.通过政策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更好地为社会保障体制服务

  同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是投保人自愿的行为,因此有无优惠政策对于引导消费者的投保意向影响极大。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和2003年颁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企业年金缴费实行4%以内部分可税前列支的优惠政策,但从实施情况看,政策不落实、不统一、激励不够的问题还很突出。首先,由于缺乏统一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差异很大,造成年金市场发展极不平衡和严重的不公平。其次是税收优惠幅度偏低,支持程度有限。目前我国规定可在税前列支的企业年金费用为4%,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为15%、18%和20%。三是优惠政策仅以企业为对象,缺乏鼓励个人投保的优惠政策。而国际经验证明,对企业免税远不如对个人减免税收的作用大。四是优惠政策仅限于缴费阶段,对投资收入尚没有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仅对部分养老金金给出了税收优惠,对健康类保险产品却没有任何鼓励政策。

  3.改善管理和监管,协调好商业保险和社保两种运行体制的关系

  第一,从改进保险服务、提高资金效率、促进有效竞争的角度出发,不应让公办社保体系无限制地扩张。度只允许采用单一的信托方式,同时企业年金运作流程和管理的设计也过于复杂,资格审批控制过严,不仅限制了保险公司的进入,也加大了企业年金的运作成本。为此建议今后一是要允许企业以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年金,给企业以更大的选择余地,为此,应继续将“广覆盖、低水平”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同时明确在补充养老保障方面,可以允许个人、商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政府主要行使监督的职责。由于社会保障机构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般国有企业单位的通病,应引入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部分领域的竞争机制,以促进整个社保系统效率的提升。

  第二,政府应使社会保险市场更具灵活性并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目前企业年金制推动市场竞争;二是逐步将监管重点由事前管理转向事中和事后管理上来,适度弱化对资格审查的行政管理,强化对投资活动、偿付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