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现实中有个别代理人为达到完成指标,增加收入目的,往往使用障眼法令消费者无法对所购产品做主,既损害投保人利益,也影响保险业形象。
隐瞒事实导消费卢先生在外地做生意,年前经某保险公司当地分公司代理人韦某推销,投保了一份万能险及住院附加险。投保前,卢先生一再咨询今后如果自己回乡,能否把保单也迁移回老家,韦某坚称可以,并称卢先生几个同乡也曾投保,现都随人迁回老家了。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总部电话回访,卢先生又问此事,才知分公司刚成立不久,根本无法迁移保单。再联系韦某,后者竟称当地的事由分公司说了算,总部不了解分公司的"流程"。
点评:显然,这位代理人的解释相当的"牛",为推销保险,一不惜谎称投保人的老乡都曾投保,且已顺利"过渡";二不惜擅自"做大做强",自认分公司"大"过总部。如此行为,几与行骗无异。须知消费者在外地投保并缴费,若日后住回老家,保单却不能随之迁移,一旦遇到理赔或其他权益维护,岂非每次都要去投保所在地办理手续?该代理人使用隐瞒事实的手段,达到让投保人购买保险目的,难免让消费者将之与"骗子"划上等号。
擅自更改产品期限去年2月,陆先生经某人寿保险公司代理人胡某推荐,给儿子投保一份终身寿险,双方签字确认条款及保额,陆先生在银行开户并存了保费。但时隔一个月不见回执,他询问胡某,后者才说保监会规定未成年人保额不能大于20万元,由于她帮陆先生投的保额太大,公司没同意。陆先生表示办不下就算了,把钱退还就行,但胡某说再争取一下。3月末,胡某提出可通过更改一点保单内容来降低保额,使之生效。陆先生出于信任就同意了。但数日后,当他收到保险合同,才发现交费期限从10年变成了终身缴,同时还隐瞒了保险公司已收取的初始费用和风险费用,变成公司只收取每月账户管理费。更改了如此多要点,陆先生当然不满,提出了退保申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