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原理要认清
如何界定从保险产品上获取多少补偿能满足与风险匹配的经济损失?简单来讲,可以有以下3种方式。
双十法则
双十法则较为简便,方便易懂,但不太科学与严谨,具体就是家庭需要的保障额度约为家庭净年收入的10倍,而保费支出占家庭净收入的1/10。
生命价值法
生命价值法较双十法则复杂一些,是以估算一个人如果出现不幸将造成的净收入损失,个人未来收入或个人服务价值扣除个人生活费用后的资本化价值。生命价值法需要的是充分确定个人的工作年限或服务年限,估算未来工作期间的预期收入。
遗嘱需要法
遗嘱需要法是从家庭的需求角度出发考虑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不幸后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的资金缺口,充分考虑一个家庭的负债、配偶、子女、父母等各种不同时期的不同财务需求,计算出凡是有需求的资金价值,一旦被保险人出了不幸事故,能获取保险补偿用以满足家庭剩下成员的未来人生生活。
依据生命周期规划保障型保险
人生每个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可将人生分为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和退休期4大阶段,每个阶段的保险规划也都有所不同,见下表。
单身期
工作不久、尚未成婚的年轻人,又没有多少家庭负担,应重视的是自身的意外和意外医疗类保障。可考虑一定数额的定期寿险,万一发生意外,可得到充分的赔偿用于治疗和渡过受伤后的难关,万一身故,也可为父母提供抚恤金用于晚年的生活费。若收入尚可,可考虑重疾险,毕竟“年纪越轻,保费越便宜”,这是购买寿险产品的最基本观念。如果有医保或单位能报销一部分,就可选择津贴类保险,也可考虑购买一些住院医疗中报销型和津贴型的保险产品,以填补社保的不足;反之,则需要购买住院费用险或包括手术费用、住院津贴的综合医疗保险。建议年轻人的组合应为意外险+定期寿险+住院医疗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