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7年我国确立统账结合的
养老保险制度以来,
养老金“空账”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养老金缺口增大
据人保部相关文件显示,2000年我国养老金“空账”还仅仅为360多亿元,2004年公布的数字则一下子猛增到了7400亿元。而前不久中国社科院世界
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的数字则是—1。3万亿。
从2004年至今,我国养老金“空账”平均每年扩大1000亿!当然,1。3万亿还是保守的估计,前人保部长郑斯林在2004年更是给出过2。5万亿的天文数字。
尽管养老金“空账”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并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但据媒体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与会政府官员认为,不应该过分担心“空账”问题,中国不同于拉美的地方之一为,中国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个人账户资金虽然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但这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参保人不用担心今后权益受损的问题。即使再想“国家兜底”,恐怕也会有“兜不住”之虞--毕竟,所谓“国家兜底”,最终其实还是国民兜底,由每个国民的劳动来补偿。倘若老龄化严重、劳动人口不足,又如何能“兜底”?
做好实事是关键
面对如此严重的现实压力,有专家提出,放弃从现付现收制过渡到统账结合制,再最后形成完全个人账户积累制的转变,转而重新回到采取现付现收的统筹管理模式。
据了解,30年前,智利在全世界首个引进和建立了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制度。在借鉴智利的做法下,中国首创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作为发展成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过渡阶段所采用的办法。但郑秉文直言,中国引入个人账户是不成功的,个人账户功能实际上成了摆设。
所谓“社会统筹“是从现在正在劳动年龄的人那里筹集资金,来供养已经退休的老龄人口,从而形成“下一代供养上一代”的社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