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分红型养老险 > 正文
税延型养老保险或陷马太效应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为了规避寿命过长而养老储蓄不足的问题,商业养老保险以其低风险、量身定制的特点为未来养老提供了较佳选择。目前,税延型养老保险正准备推出,那么,它面临什么困境呢?

  3年前就开始酝酿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一直只闻雷声不见下雨,关键一步是卡在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尚未放开对该保险的税收优惠。

  日前有报道说,国税总局对目前500-800元的抵扣额度比较认可,以分红和万能主打的个人税延养老型商业保险产品最快于本月出炉。如果消息属实,对于个人和保险公司都是利好,对于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也大有裨益。不过,这一保证较高退休生活质量的制度,或和政策初衷相背离。

  养老面临挑战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预计,在2035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1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以现有的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看,我国养老保障体制情况不容乐观,首先难上难的是养老保障资金。

  由于物价上涨,不少老人已出现养老金不足以支撑日常生活开支的窘境。国家不得不多次上调养老金标准,这又造成基本养老保险空账率进一步攀升:2004年劳动保障部公布的养老保险“空账”还仅7400亿元,但2009年底就已攀升到1.3万亿元。

  在此前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税收政策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姜波曾表示,“对我国来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面临着3万亿元的隐性养老负债,单靠政府财政无法应对‘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必须更充分发挥商业养老金的补充作用。”

  而作为基本养老之外最主要的商业养老保险,却迟迟盼不来佳音。自国务院2008年提出研究“对养老险投保人延迟纳税”,3年来一直没有下文,主要原因是,一旦启动试点,将会对当前的税收收入产生影响。

  税收优惠是关键

  “对于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保险,国家允许企业可以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享受税收优惠,但是对于个税却没有这一规定。”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据导报记者了解,天津滨海新区2008年曾率先出台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因涉及个人税收优惠被叫停。当时知情人士分析称,首先是因为我国对个人购买补充养老保险并无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天津滨海针对个人交费提出的税优政策也就没有税务方面政策的支持;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30%的税优比例相对偏高,会增加税收损失的负担。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