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不过十余年,由于缴纳不全,补缴标准公式不一,很难让人厘清其中的脉络。但对于1998年以后开始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金缴纳与支付的脉络仍是清楚的。
通过对案例的计算显示,在维持目前养老金发放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计入投资者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将是个人退休后养老金的主要来源。虽然从实际资金来源看,个人账户仅沦为记账方式,仍是20、30年后的工作人群替我们筹集养老金。
得到这一结论殊为不易,若根据过往的数据一一验证,在考虑到补缴补贴方式等问题后,养老金发放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模糊。
不过政策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比如过去几年中国家持续上调养老金待遇,2011年的调整幅度是10%,如果这种调整趋势维持30年,那么个人缴费的区别就无从显现了。
个人和企业缴纳比例是多少
《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要求:城镇职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按照8%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额计入个人账户。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超过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不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数。企业以全部城镇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
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三份养老金的诞生与消耗
如果你想了解养老金,最佳方式无疑是亲自观察一份养老金是怎样产生、积累,然后被消耗或者转移的。为便于读者理解,我们虚构了三个人物,在依照现有规则的基础上,解释养老金流转的过程。
李先生
第一年月薪10000元,
月缴纳养老金800元;
退休时月薪6.08万元,
退休后每月养老金10258元;
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17%
刘先生
第一年月薪8000元,
月缴纳养老金640元;
退休时月薪4.86万元,
退休后每月养老金8624元;
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18%
张先生
第一年月薪8000元,
单位代缴工资基数4000元;
月缴纳养老金320元;
退休时月薪4.86万元,
退休后每月养老金5356元;
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11%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