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凌云心中仍在盘算,以前高利率时代,退休后身上如果有几十万元放在银行,应该能过很悠哉的老年生活,但现在利率低,要过得很悠哉,似乎得再努力点才行。未来如果保险的预定利率能上升,张凌云会考虑再加码养老险,她笑着说,“反正退休后领的钱愈多,才愈不会感到焦虑。”
加固健康医疗险 确保生病有人帮
作为教师,退休工资还是比普通人要高些。但若老来生大病,经济上压力会很大。张凌云在选择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咨询了一下大病类的保险。她听说过了50岁基本上就很难买到医疗类保险了,到时候买也不划算了,不如趁现在还没到“50”的槛上赶快“储备”一些。
已经买了些养老产品,张凌云觉得大病保险的预算不多了,就只要了重大疾病保险和每日住院补贴的医疗保险,没要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
此外,在代理人的建议下,张凌云选择了一点意外医疗保险,今后每年可续保,就不怕年龄过了不被保险公司接受。
不碰投资型 退休准备避开高风险
张凌云认为,规划退休准备金,最好不要投资在高风险的产品上,因此她个人不碰投资型保单,尤其是不会购买没有保底收益的投资型保险。“保本”是退休金增值计划最起码的要求。
点评:
“活得太久”是退休以后最担心的问题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不断从自己筹措的养老基金中剥离出基本生活开销费;同时罹患疾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高额的医疗费用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作用很可能因此变弱,个人自备养老金也可能因此“坐吃山空”。
用商业养老保险来筹划养老基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由于退保损失会比较大,因此人们会慎重考虑“毁约”问题,从而就带有了较大的强制性。
之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人要重点考虑商业养老保险,是因为养老金一般可选择55、60或65岁开始领取,如果50岁以后才开始买养老保险,保费交给保险公司打理的时间太短,会影响收益率,到时保险公司的开价也就是费率会较高。40岁人若能及早将日常结余的一部分资金用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不错的资产配置方式。
虽然商业养老保险和其它保险产品一样,预定的回报率较低,但如果选择了一种终身养老保险,那么只要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可以按期领到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金。你活得越久,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但缴费并不比别人多,从而这份养老保险费就越“划算”。
人无法预知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因而难以清楚地把握该存多少钱才能够用,但通过商业养老保险这种方式,人们到晚年后能够多获得一些经济保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