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资料
张先生29岁,公司职员,有社保,月收入税后6000元,年终奖约4万元。张太太供职于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工资税后3500元,年终奖约3万元。两人现居住于父母家,无房,无车。
二人现有银行定期存款5万元,股票型基金2万元,债券型基金4万元,银行理财产品12万元,2万元投资于股市。从2009年4月开始每月定投基金1100元。
张先生购买了10万元终身医疗保险,每年保费6500元。张太太购买了12万终身医疗保险,分红型养老保险8.7万元(分红型是选用红利再投资),每年保费11200元。两人每年还会购买保险公司一年期的意外险一张(100元/人)。两人每月开销约4000元。
-理财目标
1.计划两年内买车,并在西三环与西四环中间买房子。
2.三年内生孩子,希望有足够教育基金应对孩子出国深造。
3.预留每年一次的旅游经费。
-财务状况分析
对“80后”而言,刚刚踏入社会,房价就进入快速上升通道,收入的积累远赶不上房价的飙升,购房置业大多依靠父母的资助,进而出现“啃老族”的称谓。客观地说,借助父母的力量,填补年轻人特有的“收支剪刀差”,提前完成置业计划,也可以说是必要的财务手段。
张先生是典型的奔三“80后”:参加工作几年、小有积蓄,采取多种工具为家庭资产构建了投资组合,在社保之外又补充商业保险,表现出成熟、稳重的理财风格。理财目标层次清晰,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建议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即中短期规划购房买车,中长期目标生育、养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