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投资组合策略200万元银行存款,去掉儿子出国留学的50万元,存入活期的30万元,还有120万元,这笔钱需要做个投资组合。对于张先生这样正在步入老年阶段的家庭来说,厌恶风险是可以理解的。今年以来各个投资市场震荡调整,投资者损失惨重,而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不用劳神操心,又轻松躲过股价大跌的亏损,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资本市场不会只跌不涨,对于张先生家而言,在追求稳定收益的同时,不妨也可以尝试一些低风险金融产品的投资。我们不妨可以按照稳定性的高低帮张先生做一个投资的排列组合。首先来看风险最低的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型基金、国债,可以配置约30万元。国债虽是债券的一种,但由于其低风险性和较强的变现能力,因此在这里被归到了这一大类中,但从目前的国债收益率与银行利率倒挂,不建议张先生一次购买太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有些结构型的理财产品也可基本保本,再加上张先生夫妇对银行的信任感要明显高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在此类产品中做重点配置。不过,这类产品的持有期限往往较短,并且在投资期内变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张先生在进行投资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流动性的问题。而货币型基金作为基金中偏货币类的产品,主要投资于各类短期货币市场,收益率一般在3%-5%,也可以考虑配置。
然后,可以看一下偏债型的产品。目前,在经济基本面以及通胀双双适度缓慢下降的背景下,经济基本面对债市已经形成有利支撑。张先生可将一半左右的可投资资产配置在债券上,即60万元。历史经验证明,债券投资时间越短,越难享受到长期稳定收益,建议至少投资一至两年。市面上有不少投资债券类的产品,除了各类债券之外,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也有不少偏债类产品。在未来货币政策放松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长久期的信用产品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富国优化增强和工银瑞信信用添利等。最后,鉴于股市已经很低,也为了提升收益率,不妨可以再配置一些偏股型基金,拿出剩下的30万元来认购一些偏股型基金进行配置。日常结余可做基金定投张家每年约有21.6万元的净结余,也就是说,家中平均每月能有1.8万元的净结余。对此,定投一些基金进行组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张先生投资风格是稳健偏保守的,因此在进行配置的时候可以选择配置一些长期业绩表现优秀的产品,可以考虑按照1:1的比例来配置偏股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各一到两只。如前所述,近期A股震荡盘整,一些在行业轮动以及趋势投资上做得较好的偏股型基金和“长久期+利率产品”的偏债型基金都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老张夫妇都已接近退休年龄,目前每月收入完全能够覆盖正常的支出,每年可以累积下一笔不小的资金。从人生财务规划的角度来看,当下理财的重点应该趋于保守,守住财富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此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未来最大的风险在于意外伤害以及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支出。因为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很高,商业保险在精算设计的时候费率也是极其高,所以,市场少有60岁以上的寿险产品。但是,团体保险中的一些卡式保险却可以给老年人提供包括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住院津贴、骨折及关节脱位等全面的老年人保障,保障期限为1年,最高投保年龄高达80岁。如果老张夫妇平时喜爱外出活动的话,可以考虑购买一份此类产品。另外,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来说,子女永远是父母心头最柔软的那一个地方。在让儿子锻炼能力,学会独立生活的同时,依然还是考虑为孩子留下一笔资产上的保障。但是,张先生目前的顾虑是,一个人寿命再长,也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子女身边,一次性给予吧,又担心子女在财务上缺乏规划,挥霍一空。最好能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将这笔资金逐步的给到子女,满足他各个阶段的需求。保险因其特有的资产传承方式而成为可执行的产品。建议老张夫妇购买一些具有定期返还性质的两全型分红保险,交费期不宜太长,控制在5年左右。两全型保险产品大多都会每年或者隔年给付一次生存金,这笔钱都会由保险公司按时按量的给到自己的孩子。这些生存金若不领取的话,还能够累计生息,聚沙成塔,在子女不同的人生阶段按需领取,用作子女的婚嫁金、创业金、养老金等。这样安排,既不需要担心子女把钱一次挥霍掉,又能保证他有一定质量的生活。蒋阿维:乔小姐经济上资助妹妹留学,无可厚非,只是,这不应该成为阻挠自己追求爱情、进展婚姻的障碍。两件事情完全可以分头进行,只是需要一点心情、需要一点技巧,乔小姐目前缺乏的就是心思意念,有点一根筋,完成一件再做另一件,这种逻辑应该及早反思了,否则要害自己了。田毅:乔小姐只知道苦赚钱,不晓得钱生钱的妙处,作为单身,她的月收入过万,积攒的时间也比较长、开销又很少,完全可以把这些钱合理投资,比如每5万元一笔,分成5-6份,分别买入30天到100天不等的短期理财产品,或滚动买入或结算再买,及时跟踪不同收益率的各家产品,相信一年下来会有一笔不菲的收获。少带几节课,省下时间可以谈朋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