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已四年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在接近形成具体方案。
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知情人士称,目前,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山西、上海等5省市,其中一些已有了较为成型的方案,人社部对下一步改革的推进也有了具体的思路和措施,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机制的对接、联动也将为期不远。
上述知情人士解释称,从中央到地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省市,在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都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基本一致,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改革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对于如何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改革的大体思路是:使不同单位同类人员退休后的待遇水平保持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逐步缩小退休人员的待遇差距,破除延续多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所做的事业单位改革调研结果,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中将会有90%的事业单位依然保留原有身份,这也意味着未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与近九成的事业单位人员密切相关。
试点进展不顺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包括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其中,由人社部牵头负责的是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养老保险三方面的改革。
对于如何推进改革,今年人社部确定的任务目标是,人事制度改革是要在年内实现公开招聘“全覆盖”,收入分配改革是争取在年内“基本完成”绩效工资改革,而对于养老保险改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协记者会上解释为,“会在适当的时候向全国铺开”。
相比对公开招聘和绩效工资改革的乐观预期,人社部对养老金改革明显持极为审慎的态度,业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这与之前人社部在推进在5个试点省市实施养老保险改革进展不顺利有关,进一步分析,则涉及到解决长期以来积存的养老金“双轨制”难题。
2008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人社部于2009年1月公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提出的“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按照企业模式计发”引发轩然大波。当年全国两会上,有约120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要求暂缓实施人社部提出的这一改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