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银行理财顽疾 产品变保险收益被夸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节后理财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问题,对此,首府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市民节后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需要仔细询问了解后再购买。

  理财产品变保险

  高女士60岁的母亲带着积蓄去首府某银行存钱,当时,一工作人员建议她买一款期限三年的理财产品,只要将钱存满三年,就会得到高额分红。一年后,该工作人员来提醒续保,高女士的母亲才了解到自己购买的是一份分红型保险,如果不续保,就扣除30%的退保费。

  对此,银行理财师马健告诉记者,随着银监会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禁止了银保驻点销售,通过商业银行网点直接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的人员,应当是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这样一来有效地控制了一部分银行的误导行为,但误导销售还是不时发生。所以提醒银行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认真了解产品,阅读细则条款,当面咨询。

  夸大理财产品收益

  李先生于2010年2月21日在首府一银行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该产品期限两年,产品现已到期,亏损4.51%。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极力推荐该产品,并一再承诺该产品到期会有很好的收益。但后来我才听说该产品存在夸大收益等违规行为。”

  马健表示,理财产品“夸大收益”、“规避风险”的营销方式多有发生,目前,除了申购新股外,银监会已叫停银行其他涉股理财产品。不要单纯依据收益高低选择购买产品,一定要看清产品说明书中是否已注明产品属高风险,尤其是看清楚收益率是否为年收益率,比如一款产品称18个月可以取得18%收益,折成年收益来讲仅为12%,一个文字游戏就会使产品吸引力大幅攀升。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