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的院长,宋玉梅自称是“1000位老人的女儿”,但“女儿”也有烦恼。
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投资约两个多亿,几年经营下来,宋玉梅却一直很“犯愁”。以用电为例,公寓自开业以来,始终仅有180千瓦变压器供电,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公寓内的供电仅能支撑基本的照明、电扇等,空调成了摆设。
让她犯愁的事还有很多:不能从银行融资,只能从民间渠道筹款,利率最高的达到12%到15%。电费标准是依据非居民用电标准,费用很高,一年支出近100万元等等。
如此下来,精打细算运营一年能保持收支平衡已经算不错了。用宋玉梅的话说:盈余只有百分之一二,按照资本投资的理论,这个是赔钱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投入到养老产业当中,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遇到和宋玉梅一样的难题。但“东风至,尚欠火”,如何分享养老产业这一大蛋糕,还亟待更多的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
“银发经济”来了
“过快的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形成了‘银发经济’的巨大需求。”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对记者说。
辜胜阻告诉记者,据国家老龄办研究,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人民币以上,可解决上千万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银发”需求正催生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内老年消费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分别占总人口的13.26%和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长青基金秘书长黄宁对本报记者说。
黄宁分析,2030年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总的来看,2030年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
在黄宁看来,老龄人口的增多一方面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会产生老龄人群的服务需求,比如对医疗卫生、休闲保健、托管托养、心里慰藉、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信息咨询、老年住房、临终关怀、遗体安葬等服务需求。
“这种诉求结构的变化引发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养老产业。”黄宁说。
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
据专家估算,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蛋糕”并不好切
尽管养老产业潜力巨大,但众多业内人士也坦言,当前老年消费市场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远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养老产业这块“蛋糕”并不好切。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品的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这些都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国家有待出台养老产业相关的扶持政策。”黄宁说。
可以佐证的例子是,当前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在黄宁看来,目前大部分的老年公寓设施不够完善,在满足老年人生活、娱乐、休闲、健身、学习、医疗等方面条件尚不全面,服务项目单一,品质不高。
记者了解到,从国内当前的市场来看,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老年产品种类少、服务层次低,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消费需求,有很多商机等待开发。
养老产业的投资者也有自己的苦衷。像宋玉梅一样,河北一家投资养老院的一位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张良也感觉“风险很大”。他告诉本报记者,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一般都是租赁的,不能用于融资不说,前期投入还很大,而等有了收益也快到期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