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互助养老引热议 创新养老模式大PK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网络上一个关于互助养老的热帖,引起了大家对创新养老模式的关注,有赞同“搭伙养老”的模式,也有反对的声音。目前最具特点的养老模式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邻里照料,到底“互助养老”能否真正发展起来呢?


  上述发帖人被称作“创新”的原因在于,南京目前还没有任何通过政府渠道发布的类似“一对一”互助养老模式,原因就是“责任监管”难题。有网友提出,如果真想搞互助养老,两位老人可私下商量好,并在第三方的公证下签署一份协议,明确日后互助过程中资金分配、出现问题后责任落实等问题这些麻烦事,可能发帖人并没有料及到。

  由此看来,在南京,那种单纯的“一对一”零距离互助式养老,在民间的操作还仅仅停留在商议阶段。那么,真正的互助养老在南京是通过哪些形式实现的呢?我们展开了调查。

  3种养老模式

  最近十年,南京的养老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做法和探索中一直领先,最具特点的就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邻里照料。

  机构养老

  目前南京的养老机构共有245家,总床位23717张。但“公办”的只有79家,还有74家是农村敬老院占大多数的是社会力量创办的民办养老院。而截至去年下半年,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不到15000人,和目前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有105万多这个数字相比,力图由养老院解决南京老人的养老问题,明显有些力不从心。

  居家养老

  一般来说,狭义的居家养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家庭成员为主体,对在家居住的老人提供照顾。

  但在南京,近年也在力推一种全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即通过建立以政府埋单、民间组织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网”,以社区为单位为独居老人及部分“空巢”、特困老人免费提供照应起居、买菜做饭等生活照料服务。

  社区照料

  主要由社区居委会出面,借助社区活动室、阅览室等,由社工、志愿者、楼幢长,或者相对“年轻”的老人,来为独居或高龄老人提供服务。但从现实看,很多社区没有房屋等资源,只能依托街道层面的社区服务中心解决日间照料,夜晚还要老人各自归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南京的几十个街道中,有“日间照料站”(或中心)的寥寥无几。社区提供的关爱老人服务多半体现在不定期举行各类主题活动上。

  台城花园

  ——7位老人和他们的厨师、护工……

  说到社区互助养老,不得不提的是南京台城花园社区。在南京众多的互助养老中心中,它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和普通养老院不同,这个社区照料站规模比较小,由社区提供房屋,但因为依靠了“玄武门社区康复养老院”的服务,再加上该院承接了区内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拥有一支钟点工服务员队伍,而显得更为专业。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