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的养老目标是维持目前5万的年支出到90岁,那么至少每年从5万节余中拿出2万作为养老储备,在60岁后加上每年3万的金达到5万退休后生活费用的预期。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可变因素很多,比如通胀、收入变化、养老支出预期的变化等等,但这个最基本的现金流模型原理是不变的,认识到在可实现的收入增长之内,合理分配节余,达成养老储备目标是养老规划的第一步。
误区二、养老就是提前退休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50岁前退休,带着家人去旅行”。人们一提到养老,首先想到的是提前退休,有一笔钱让自己自由“挥霍”,但养老决不仅仅是提前退休、带着家人环游世界。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寿命已经越过了80岁这个门槛,在二、三十年之后85岁、90岁将会非常普遍。如果50岁退休,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尽情享受到65岁,意味着仍将面临至少20年以上的生活支出。所以养老需求不能一概而论,要针对支出的发生时间、费用多少、支出必要性等方面具体细分。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先解决刚性需求再考虑弹性需求,在养老问题上同样如此。相对于刚刚退休时的娱乐、休闲支出,后期的日常生活支出才是最主要的养老需求,前者属于弹性开支,后者则为刚性支出。
不管退休时是否有足够的积累享受,年迈之时也要回到家中体味平淡的生活,这才是养老真正的开始,所以养老规划的第二步是细分需求,分阶段设定目标。
误区三、选择养老产品只看“高收益”
在错误的养老观念引导之下,选择产品时,人们不免把收益放在首位。尤其在商业养老保险的销售过程中,经常看到客户拿着计算器按来按去,人们总会问到,“我缴了这么多钱,什么时候能领,一共能拿回多少?”我们知道,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高收益和高风险如影相随。
通过合理设定养老目标、细分养老需求,如果只要10%的年化收益即可达到,何必要追求20%甚至更高的收益,一旦投资失败,连基本的10%收益甚至本金也要遭受损失。
除了资金够用之外,另一个关键点是控制力,即专款专用。强制性和确定性如同收益一样,在选择产品时不可忽略,对于某些类型的家庭而言,反而考虑重点要高于收益性。
比如中、低收入人群的特点是受限于收支比,可再分配资源有限,投资风险承受力相对较差,但同时潜在养老需求并不低。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老储备目标之后,采用保守风格的稳健投资方式为主,少配置高风险高收益产品,达到收益性、确定性并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