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玲琳:都说传统的邻里关系,已经被一把“铁将军”、一道防盗门隔绝在了城市之外。但“楼道基金”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石库门”邻里关系的回归,更看到和谐的邻里关系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桂世勋:美国学者在20多年前就发表了这样的文章:新的社区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但疏远了彼此间的邻里关系。邻居家到底有几个人,有什么困难,甚至完全不知道。现代人的孤独感,远甚从前。
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进行的跟踪调查也反映了这一点,今天上海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全覆盖的医疗保险,健康状况满意程度比以前提高了,但老年人的孤独感比例有所上升,在子辈、孙辈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及沟通方面感到满意的比例有所下降。
这其实也提醒我们一点:解决养老问题不仅要从社会保障层面、硬件设施层面加大力度,同时也要注意从精神层面、人间关爱层面下功夫。
1989年,我到日本三鹰市访问,看到他们为城市里2500多个居家老年人安装了一个叫 “充满爱的电铃”。这个电铃,一头接在老人家中,一头接在热心的邻居家里。回来我就提出上海也可以安装这种电铃,虽然它功能简单,但花钱少、可以密切邻里关系、应对突发事件。
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一旦有突发情况,邻居便能成为第一时间可以伸出援手的人。在我的倡议下,市政府作为实事项目曾先后给3000多位老人安装了这样的求助电铃。后来又有了“安康通”,老年人足不出户,也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但这样一来,邻里的互助功能可能反而淡化了。它又引发了我们对新型邻里关系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想可以从“楼道基金”中得到启示。只要居委会等有关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每栋楼内的居民相互熟悉,由户主民主推选的楼组长为主,建立完善类似 “楼道基金”的互助关爱网,推选公道、热心、身体较好的邻居参与管理,那么就有可能使老年人每天都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如果有可能,最好让年轻的邻居也一起参与。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