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角度来说,他们有三分之二是男的,三分之一是女的,年龄结构主要是年轻人,平均是29岁;文化水平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目前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农民工,他们一般上过中学,有的是大专。其实很有意思,我每次在北京饭馆吃饭,我就问他们说,你们会不会讲英语,现在有很多会讲英语。我发现最近几年他们的教育水平慢慢在提高。他们的流动性也很有意思,原来大家都认为他们流动性很大,认为他们每几个月或者是每段时间就换一个工厂或者是换一个城市,但是最近有一个统计说外出时间越长,流动性越少。
另外也有代际的划分,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民工是做很苦、很脏的一些工作,现在年轻一代的农民工不做这样的工作,他们希望变成城市居民,他们的教育水平也提高了。我们看看他们做什么工作,这个过一会儿讲。现在中国农民工总就业有60%左右,他们是第二产业的主力军。另外他们分为不同的产业就业,各个方面的都有。所以他们为中国的经济贡献是很大的,但是风险都是他们个人的,他们的工资水平比城市居民低得多,一般农民工收入是城市居民的一半,男的和女的有所不同,女的收入比男的低得多,但是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收入最低的一批人。
政策的沿革
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提出一些重要的政策,最重要的是2006年5号文件,文件中提出农民工应该获得更好的待遇。可以说在2006年以前,很多地方对农民工有一个歧视,不让他们参加,但是2006年以后,政府强调农民工也是公民,应该享受更好的待遇,不要排除他们,应该让他们参与。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提出一些这样的政策。
对农民工的保险,中央政府开始提出一个办法,他们正在讨论修改要拿出最后的政策。但是,目前有很多障碍。户口制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社会保障制度是根据户口来定的,不同类型的人群有不同类型的待遇,农村的待遇比城市低得多,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非常大,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公民都是统一的制度,不管你住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你都有公共的养老金,你都参加强制性的年金,还有自然型的年金都应该参加。但是在中国不是统一的,是分统筹区域的,中国有2000多个统筹区,每个统筹区标准不一样,待遇不一样。所以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大,他们从一个统筹区到另外一个统筹区时,他们的社保关系和交费都很难转移出来。这是很大的问题,城市居民也有这一方面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也有很多技术问题,电脑标准、信息系统标准,都不是统一的。有一些地方还没有电脑化,每个人的档案是一张纸,人走了,这个档案也跟着走,这也比较困难,没有很好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利益冲突。农民工参加社保碰到了很多的利益冲突: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冲突,城市居民害怕农民工带走社会保障,减少城市居民的利益;统筹区之间的矛盾,统筹区希望利用农民工的交费来弥补赤字,他们不愿意让农民工把交费带走;老板和工人也有矛盾,老板不愿意交费,农民工希望有这个待遇;也有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同的意见。所以,对农民工参保最大的障碍是这些利益冲突。
最后提出结论,即建议如何改善这些情况。一、政府在修改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考虑社会改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如果发展市场经济,如果劳动力市场要变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社保制度也应该统一起来,如果统一不起来,将会成为以后发展的一个障碍。二、社保制度和社保系统也应该改,目前社保系统是一种行政部门的系统,应该改成一种服务性的机构。现在中国社保中心、社保局也很注意澳大利亚模式,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的模式还不错,也希望自己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三、应该考虑宏观经济的影响,社保制度和宏观经济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刚才说到劳动力市场的因素,还要考虑财政的因素,人口老龄化如果没有很好的准备,将来政府财政要拿出很多钱作为养老金,来扶持老年人的生活。四、社会保障有很多基金、保险基金,保险基金在国家资金市场投资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五、最后的问题就是治理与社会公正的问题,作为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是有平等待遇的社会,所有的公民应该有同样的待遇,政府部门应该是高统一度、高问责制的一种政府,这样对公民养老保险也有诚信,如果治理不能改善,很难拿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以,要解决中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社会面临的改革中的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