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或60岁左右老人,把个人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根据房屋的估价按月给老人发“工资”,允许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直到去世后,机构收回房屋产权。这便是“以房养老”所描绘生活模式。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以房养老”从纸面被提及桌面,受到政界、法律界、网友等各方关注。作为一种“引进养老模式”,“以房养老”是否适应中国水土、能否起到预期效果成为讨论之焦。热线房产网调查显示,74%网友认为“以房养老”可以弥补当前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不足,使养老模式多元化,老人可安享晚年,也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应当在国内推行。
顾虑:70年产权是个坎
“以房养老”模式在发达国家较为成熟,但该模式能否适应中国水土还是疑问。其中针议最大的当属“70年房产权问题”。根据《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调查中,26%网友认为,70年产权将会让“以房养老”模式夭折。
银监会曾就此展开专项调研,并在报告中成:“由于我国现有的制度房屋产权70年,‘以房养老’难以推行。”
“房屋随它的主人一起就墓”,这是对我国房屋“大限”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当然,它还不完全准确。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寿命为71岁(8月30日《北京晨报》),如果再扣除建房时间,事实上房屋的实际产权年限肯定不到70年。“以房养老”等于人还没“走”,正需要托付最后时光之时,房屋却早已就墓,主人变得两手空空了。
看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其实遭遇了重重障碍,在一些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这种办法似乎难以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一些业内人士说。
尝新:“以房养老”改良版试水7成网友喊“加油”
在公共财政无力兜底所有养老问题的时候,许多专家都认为,“以房养老”不失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种积极补充。
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1.67亿老年人,其中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人,部分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到70%。目前,我国社会养老覆盖面有限、配套人力、资源、资金紧张,社会养老面临窘镜,“以房养老”国内试行更为迫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