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称,机构铺设数量和方式不同,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前期成本投入。目前国寿养老正打算在上海和江苏开设两家分公司,泰康养老则在北京和上海设分公司,因为有的企业不认可年金中心,认为这不是正式批设的机构。
获批资格的不同也导致了不同的价值创造能力。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和长江养老都同时具备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资格,而泰康养老和国寿养老则仅具备受托人资格,把投资管理人资格放在了系统内的资产管理公司。
一家养老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如证券、基金公司依靠投资管理费获得了较好的生存空间一样,该公司内专门做大型战略客户企业年金的部门已经实现盈利,但完全是靠投资实现的。
“如果不做投资管理人,仅做受托人,实现盈利的希望非常渺茫。”该人士称。
国寿养老内部人士表示,国寿集团已计划将国寿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人资格转到国寿养老名下,以强化后者的拓展能力和盈利能力。
2007年1月成立的国寿养老保险公司在第二批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虽进场较晚,却显示出强大的业务拓展能力。并且作为所有养老保险公司中唯一的国有公司,国寿养老在与央企谈判时占尽先机。
至今年第一季度,国寿养老受托管理资产175.97亿元,与平安养老的差距缩小为48.6亿元,去年同期二者的差距为86.7亿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