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退休金缴费年限或为商业养老险改革可选项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我国商业性养老保险投保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税收制度的制约,税收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但他透露,商业养老保险税优政策即将出台,时间预计在12月底。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较高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主要得益于较高的收入水平,‘采矿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测业’主要得益于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较低的‘住宿和餐饮业’等,可能与行业正规化程度较低且收入不稳定有关。”
具体到企业类型,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更是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最高的是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63.8。
报告分析称,“这符合民众对国有企业的通常认识,即国有企业员工不仅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而且工作相对稳定、其他保障措施相对到位,因此充足度和稳定度都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员工。不过,国有企业社会竞争性并不充分,职工忧患意识相对缺乏,因此认知度较低。”
其次是外商投资的企业∕代表处和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分别为63.0和60.7,皆高于36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水平;集体企业和其他类型内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职工养老储备指数最低,分别为59.5和56.1,影响了整体水平。
另外,不同规模的企业,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差异也比较明显,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10000人以下的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也相应增高,但对于10000人以上的企业而言,却没有继续这一趋势,“原因可能在于线下调查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属于大型制造企业的一般职工,从而影响了相应人的指数数值。”
社保三支柱模式不相协调
三足鼎立的局面,迟迟没有出现在中国社保三支柱模式中。
从调查情况来看,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密度在80%及以上职工占到了样本量的45.1%,而只有9.2%的职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平均缴费密度为73.2%。
报告表示,“目前,基本养老保险从制度上已经全覆盖,而且参保人数在持续增长,距离参保全覆盖的目标越来越近,当然难度也越来越大。从调查中发现,覆盖程度最低的主要是年轻人,因此政策选择上应该向这些人倾斜,比如通过改革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性,增加企业为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年轻人的覆盖率。”
然而,在全部调查样本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5.5,其中线上调查数据显示为34.7%。报告分析,“虽然这一数据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显然高估,但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可以说,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应该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但短时间内似乎难以破题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