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销售误导莫忘“七问”
“投连险看上去挺复杂的,我怎样才能不被销售人员误导?”宋先生提出这样的疑问。
保监会相关人士提醒说,投保人在拿到销售人员提供的各种宣传资料后,或是到保险公司营销网点参加产品说明会时,首先不要盲目轻信,更不要盲目签字下单。
投保人不妨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向保险公司核实所拿到的宣传材料等产品资料是否由其总公司或分公司统一印制(如果是销售人员自行印刷的,属于违规行为),问问宣传材料中所载明的内容是否属实。
还要掌握公司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时效,特别是保费进入和退出时,投资账户的计价方式和计价时间等有关规定,避免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情况下,因此产生争议。
现归纳了一下,拿到投连产品的宣传材料后,或是在听取银行或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介绍时,一定要问清楚以下七个问题。
一问“风险保额”有多少?不同的投连产品提供的风险保障额度有很大不同,有的产品说“在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金为个人投资账户价值的105%”,有的描述为“疾病身故下,身故保险金为个人投资账户价值的105%;意外身故下,双倍于基本保险金”。
二问保费缴纳后,多少比例作为初始费用扣除,多少比例的资金可以进入个人投资账户?目前,各款投连险产品的初始费用扣除率都有所不同,有的为零,有的为1。5%,有的为4%、5%,这将直接决定你所缴纳的保费能保留多少进入投资账户进行积累。
三问资产管理费比例是多少?虽然资产管理费是内含的,也就是投保人看到的投连产品单位净值,已经扣除了资产管理费用,但这项内含的费用,实际上告诉你在投资过程中,投资管理人将会向投保人索取多少管理费,投资管理费用收得高,投保人的投资收益被扣除得就多些。当然,让专家帮你投资理财,不缴纳点管理费也说不过去。
四问有没有买卖差价。就是说,投保人如果在中途“申购”和“赎回”,进进出出,是否会导致被保险公司多收一道手续费。比如,我们知道,基金的买卖,是按一个价格(当日或次日净值)来操作的,计价的标准单一;而外汇的买卖,却存在“买入价”、“卖出价”这样的计价区别。
五问中途全部退保,或部分退保,也就是部分或全部“赎回”,是否会产生退保费用,费用有多少?怎么收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