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表示,“目前,基本养老保险从制度上已经全覆盖,而且参保人数在持续增长,距离参保全覆盖的目标越来越近,当然难度也越来越大。从调查中发现,覆盖程度最低的主要是年轻人,因此政策选择上应该向这些人倾斜,比如通过改革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性,增加企业为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年轻人的覆盖率。”
然而,在全部调查样本中,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人数比例仅为35.5,其中线上调查数据显示为34.7%。报告分析,“虽然这一数据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显然高估,但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可以说,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应该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但短时间内似乎难以破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也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结果上来看,41.3%的受访者已经购买了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其中线上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比例为45.2%,均高于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保率。报告认为,“基于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情况,这一结果较为理想,当然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但就长期而言,进一步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不仅是形势所迫,而且其具有较大潜在空间。”
对于以上结果,一位不愿具名的养老险公司人士坦言,“我们国家构建社会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保三支柱模式严重瘸腿。无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讲,后两项都难以称之为支柱。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城镇职工养老还将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养老制度即社保制度。”
在郑秉文眼中,增加第二、三支柱的比重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如果第一支柱基本社会福利发生变动,费率和水平受到影响,显然需要第二、三支柱替代,因此发展第二、三支柱是未雨绸缪。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