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养老金空账的规模大概为1.3万多亿,如此庞大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呢?养老保险空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跟我国一系列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没有关系?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换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
养老金空账1.3万多亿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7月13日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据估算,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约为1.3万亿。这个消息在参保人员中间引起较大反响,甚至担心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性、自己将来退休时能否领到养老金。
对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在通过中央电视台回应说,国家有能力解决养老基金的缺口。
大家不禁要问:养老保险“空账”是如何产生的?
这要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说起。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养老保险费用实行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负担,确定了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1993年,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1997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统一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