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出师不利,是系统故障,还是保险公司不配合?
当记者反映这一“失灵”问题至信息平台相关部门时,工作人员解释说,“投保人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配合解决,这个平台还需要逐步完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应对投保信息对接,目前正在制作新意外险保单,将信息平台的查询和短信功能等信息以文字形式印制在保单上,并要求客户在看了“认真阅读,已经知悉”等字样后签名确认。没有重新制作保单的保险公司则是通过附加“确认书”形式来补充,以表明客户允许将个人信息上传至信息平台。
“如果不经客户同意,就将个人信息透露出去,保险公司存在一定顾虑,担心引起客户不满。”一位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如是解释,只有客户认可相关内容并签字,才能进一步投保。
保险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需要确认的书面文字,只有柜面或营销员销售的意外险才有这样的流程,而卡单、网上投保并没有,依据保险公司只有客户确认才肯上传的态度,显然卡单、网上购买的意外险并不能在信息平台查询范围之内,也不能收到平台发出的短信提示。这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所说的信息平台所查询的意外险范围并不一致。
北京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曾特别强调,“对于个别因为信息系统建设等原因不能在10月1日实现对接的公司,监管层将会要求其暂时停止意外险销售业务。”不过,现在来看,信息平台与各保险公司保单信息系统无缝对接还需要一段时间。
就在结稿时,记者得到回复。“目前公司意外险保单号为以“21”打头的17位号码,与信息平台系统默认号码并不一致。”记者网上在线投保所选的保险公司解释,将积极对保险号码进行修改,3天后公司系统将与信息平台对接,客户就可直接在该平台查询相关资料。
记者观察
别帮倒忙
消费者买保险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买到假保单。
在这个信息平台出现之前,投保人往往会通过保险公司的网站确认自己所买保单的真实性。
该信息平台的上线,按理说应该能帮助消费者分辨保单真假,也对遏制假保单发挥积极作用,意外险消费者也将会多一分安全感。
十一’之后,北京地区所有的一年期及以下的意外险保单信息都将纳入这个平台。在该平台上查不到的保单,极可能就是假保单”,上线前期平台负责人员公开表示。有“第三方”来帮助鉴定保单真伪,意外险消费者当然更放心。
然而,该平台上线半个月,似乎并没有起到分辨保单真假的作用。不仅如此,如果这个信息平台无法正常运行的话,其上线反而令真假保单更难分辨。如果大量意外险消费者都查询不到自己的保单信息、接收不到提示短信,那么这部分真保单岂不是也可能被扣上假保单的帽子?
因此,意外险信息平台需要完善,需要完全实现信息对接,别为识别假保单帮倒忙。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