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看病报销怎么就这么难?”这是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张世平在某小组讨论会上就异地看病报销问题发出的感叹。
医疗健康问题,尤其是异地就医报销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全民
医保体系已基本建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基本的医疗保障已经具备。但在实际生活中,异地就医报销问题仍存在一定难度,这主要受限于三点因素:一是医保参保对象的户籍管理制度,参保对象都是在本地参保,跨地域难;二是技术手段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跨区域的医保基金联网结算;三是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而与异地就医费用结算难相对应的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大量流动老人对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需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异地就医费用结算难也给出了回应。其中提出,2017年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其实从2009年到2015年,有关异地就医报销的指导意见等也陆续出台,如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曾提到,“做好
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2015年1月9日,由国家卫计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都意在解决异地看病报销难问题。
然而,只有在解决好医保异地报销的种种限制,并使相关配套政策落到实地,异地报销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艰难的异地报销
有健康才有一切,随着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强,很多身处异地的居民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问题,这就会涉及异地看病,也自然会涉及异地报销问题。
但在异地就医的报销过程中,患者往往面临着繁杂的手续,由于是异地就医,所以患者需要携带发票、诊断证明等单据作为返回单位所在地进行报销的凭证。另外,由于有些患者经济条件所限,当面临做手术等需要大笔资金的境况时,往往为筹集资金而发愁。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阶段而言,患者跨省异地看病的首要问题就是押金,由于异地医疗费用不能由医保直接结付,需要给付高额的押金,这往往给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带来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