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慕尼黑再保险(下称“慕再”)联合发布最新报告称,在中产阶层与富裕人群积极寻求公共
医保替代方案的驱动下,到2020年,中国商业
医疗保险市场的规模将增长近四倍,从2015年的2410亿元人民币(367亿美元)增至1.1万亿元人民币(1670亿美元)。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现状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自2010年以来飞速增长,年均增幅高达近36%,截至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410亿元人民币(367亿美元)。
重大疾病保险(
人寿保险公司销售的损失补偿型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类保险通常是寿险的附加产品,易于设计和销售,因而备受青睐。然而,
重大疾病保险的覆盖范围十分狭窄,仅包含预先定义的少数几种病症,如特定种类的癌症等。其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投保人需要接受长期治疗,此类保险无法为之提供持续的费用补偿。想要获得此类保障,消费者必须购买更纯粹的报销型医疗保险,无论被诊断为哪种疾病,均可获得相应的保障与赔付。
中国报销型商业保险的市场规模还很小。尽管中国各大寿险公司纷纷推出重大疾病保险,但提供报销型医疗保险的为数甚少。毋庸置疑,中国寿险市场的盈利性远远胜过医疗保险市场。每售出1元商业医疗保险(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和报销型医疗保险),就能售出超过5元的人寿保险。
在中国,大多数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参保者均通过其工作单位,以团体保险的形式参保。员工所享受的保险福利还会因雇主的财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政府新近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政策制定者深谙中国
社保体系的局限性,鼓励消费者购买和选择商业保险。相关举措包括:针对商业保险购买者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与医院合作。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为更多私立医院的开设及运营提供支持。截至2005年,中国仅有3,200家私立医院;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几乎翻了两番,达到12,5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