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值耗材是相对于普通低值耗材而言,一般指分属于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且价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如心脏介入类医用耗材,包括导引导管、支架、导丝、球囊、动脉鞘、压力泵等,心脏起搏器,人工髋关节、膝关节,椎间盘脊椎用内固定材料等。
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商,他们决定出厂价格,也就是底价;另一个是医院,他们决定零售价格,也就是最高价。而中间的若干流通环节,物价部门是不过问的,一些常用手术耗材更是存在很大的价格监管漏洞,从而助长了医械费用的价格虚高。
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更具备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并且,随着技术进步,许多器械稍做改动就能转变为新型号、新规格、新产品。病患面对品种繁多、快速更新的产品根本无所适从,也无从考究、对比医疗器械费用是否合理,更不用说按需选择了。因此在医疗器械消费中,医疗单位或医生个人便是“指挥棒”,病人则“乖乖埋单”,这也为医疗器械能够维持高定价提供了重要土壤。
据有关报道,一个5万元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植入体内的血管支架和各种辅助器械就占了治疗费用的84%,而体现医生技术价值的诊疗费和手术费只占不到治疗费的4%。而我国现行的医保制度实行定额结算,高值耗材几乎不能报销,这无疑又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此外,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对全国500家医院的10种大型医疗设备调查分析,发现其中17%的CT检查没有必要,27%的核磁共振检查没有必要。2005年,我国进口了600亿美元的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占各大医院固定资产的60%以上。如此巨大的投资,只能靠多做检查才能收回成本。而再次埋单的,还是无辜的患者。
从一定程度上讲,专业医疗设备的加强,有利于医院诊断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但专用医疗设备迅速膨胀现象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城市医院更是盲目扩张。据有关统计,从2002~2006年4年期间,城市医院专业设备总额从634亿元增加到1206亿元,几乎翻了一番,专用医疗设备总额成倍增长;全国城市医院每床平均占用专业设备从7.8万元上升到12.6万元,增长61.5%,每床平均占有专业设备额迅速攀升;全国城市医院检查治疗收人从占医疗收入的42%提升到51%,增加9个百分点,检查治疗收入比重大幅度提升。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巨额成本,最终还是由患者埋单,这势必加重他们的负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