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商业健康险与医改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商业保险和政府之间应该是错位发展,不要和政府一样在管理端考虑,商业保险更多是在服务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政府现在的管理也很精细,眼界怎么可以从服务端切入,形成对医院的管理。因为有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实际上,我们是一个RW的标准,不是一个绝对权重。我们基于现在的数据,承认它的事实,不一定等于它一定合伙,所以里面还有空间,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块来说我们的空间是巨大。
 
  实际上,我们通过服务的产出,通过评价的结果,通过信息费用的调控,在医院的规模上,今后要医院扩张床位,把指数拿出来,要不然级别下来。所以我觉得,包括医院的等级评审,我们都可以作为一种评价。
 
  健康保险的切入点已经有了,怎么能够推出这些?农业的保险,我们有对冲风险;疾病的费用也不低,是不是可以开发对冲保险?出院的病人十几万,是不是有空间?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以节约费用,同时我们怎么把保险的资源进入我们的医院?
 
  通过这样的管理,通过信息,通过大数据,实际上,保险迎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也就是说,谁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迎来了发展。
 
  我可以介绍下上海健康保险和公立医院的改革模式。
 
  实际上我们最大的问题,以及国家的总体目标,都是非常清楚的: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立性,要解决医院逐利性的问题。
 
  所以上海的改革,我们从怎么建立公立医院的标准作出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去考量。比如去年门诊量多少,出院病人多少……公立医院要这么考虑:这是公立医院的产出吗?不是他的产出,不对。但是,这可以代表公立医院的水平吗?如果是这样的评价体系,建立这样的标准,这样的指标导向一定是费用越高越好,规模越大越好。
 
  这次改革提出来的考虑是利用DRG(论病计酬)的原理。实际上我们做DRG没有这个管理水平,总体的状态也不适合我们做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一定是能够做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管理,从数据找出问题,找出规律,立足于数据寻求解决办法。
 
  德国专家我也和他聊了,我说你们DRG做了这么长时间,怎么看待大数据?专家说德国做预估模式,通过大数据同样可以覆盖我们的DRG。所以我对德国的判断是: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德国一定进入DRG后管理时代。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