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商业健康险与医改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商业保险和政府之间应该是错位发展,不要和政府一样在管理端考虑,商业保险更多是在服务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实际上我们通过大数据看,公立医院的产出是“病种”。不同的医院对于医院的定位,最重要的是不同的病种。
 
  所有的复杂病种都是在第一人民医院看,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不能用病种去衡量,很难比较医院的差距。那样的话,仅仅是比受众,比出院病人,这样可以以轻病种抵消大病种,数据很好看,各种卫生指标也达到了。但是学科的发展,怎么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亚洲甚至世界的一流,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把3年接近1000亿收入、大概700万的出院病人,分出了6000多个诊断,每一种诊断加上技术的整合,通过这种病种的整合,通过在全市(上海市)的平均,就可以把我们出院病人的总的平均数进行比较。这样每一个医院的平均指数,也就是说每个医院的组合、病人指数就出来了。每一个学科可以互相比较,同时每一种病种指数,我们可以知道它的费用,同时可以知道费用的结构。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制定公立医院的评价标准,医院的平均病种组合数、药品费用、耗品的费用、人员成本,同时病种指数当中的医保费用以及各种费用,这就是公立医院的标准。
 
  基于这个标准之后,我们就可以对于公立医院的政府投入做规划,什么样的指数配什么样的投入,什么样的投入医保怎么样的给付,什么样的指数费用怎么控制,包括薪酬怎么提取。
 
  实际上来说,我们过去是没有标准的,做一个阑尾炎,用不同的技术,1万合适还是5千合适,没有标准。
 
  基于这样之后,标准就产生了。标准的产生,实际上我们就可以从政府的层面进行管理。我们过去要求医院对于费用控制,但是现在,我们建立这个标准,只是每一个医院,每一个学科可以基于这个标准自己申报,比如某一个医院指数报1.5,医院现在可以根据技术和学科,病人来源可以报到什么程度,政府的资源就给医院这种管理方式,改变过去政府的管理。
 
  我们通过行政强制下达指标,下达什么指标,下面一定有什么应对办法,我们通过建立指标管理是一种被动管理;建立标准管理是真正意义上,发挥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医院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我们过去总量控制一刀切,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差别化进行资源配置。
 
  保险与社区卫生的模式
 
  再谈谈健康保险与社区卫生改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