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医疗保障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分析,如何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合理地确定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如何将保障基本医疗与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有机结合;如何进一步促进医疗保障与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还需要作长期的探索与改革。
2、从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分析,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应是社会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保障形式组成的功能互补的保障体系。目前上海仅是进行了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完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3、从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分析,当前亟待研究解决以下问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如何确定;怎样制订保险给付封顶线;在基本医疗保险中,如何将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有机结合;如何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内容和覆盖对象;如何改革保险给付方式;如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确保医疗保险良性运行。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深化改革中研究解决。
三、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体会
1、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必须符合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长期以来,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对职工医疗统包统揽的做法,使企业和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一些企业拖欠职工医疗费情况日趋严重。因此,在推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将过去企业包不下来的职工医疗,由社会保险接过来,再包下去;不能将国有企业包不下来的职工医疗,通过社会保险再扩大到其他所有制单位,而应坚持把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作为主要任务,集中有限的资金,解决职工医疗保险中最突出的问题。
2、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上海在推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把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用较短的时间,使医疗保险覆盖到全市国有、集体、外商投资、股份制、私营、城镇合作社和未纳入公费医疗费、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为上海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3、坚持医疗卫生与医疗保险配套改革,协调发展
医院是医改各种矛盾汇合的焦点,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既要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又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近几年来,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针对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情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控制医疗费用上升的管理政策。1993年出台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享受人员药品报销范围》,以控制药品使用;1994年出台了《大型医疗仪器设备装备管理暂行办法》,以控制大型设备配置;1994年实施了医院医疗费用收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以控制医院收入增长幅度等,为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随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通过统一结算、严格监督、拒付和追回医疗费用等手段,促使医院进一步加强管理。
4、进一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
将深入研究与探索补充医疗保险的实现形式,提出总体设想和工作思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企业互助医疗保险,制订扶持政策,鼓励单位和职工自愿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要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进行积极试点探索。
5、规范社会医疗救助办法
在总结上海职工医疗救助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订《职工医疗救助实施意见》,并试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救助工作体制。同时,创造条件,按照社会保障工作"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和救助款物"一口上下"的运行机制,研究制订《上海市职工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促进职工医疗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属地化。
6、积极做好现代企业制度政策配套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医疗费报销试行意见》,规范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医疗费报销工作,积极试行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障社会化管理;二是完善与再就业工程相配套的职工医疗保险政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