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瓶颈,医保一体化求索道路漫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代办服务到双向联网,我国异地医保联动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异地就业、异地养老、异地就医,面对“医保一体化”的民生呼唤,真正实现患者可以在异地医疗机构直接刷医保卡或社保卡即可就医购药的目标,漫漫求索路上还面临着众多瓶颈。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市级或县级统筹,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低,各统筹地政策不统一、医疗待遇标准不一致,这成为阻碍深化医保联动的最大障碍。上海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助理龚忆莼说:“医疗保险结算十分复杂,涉及到起付线、自付比例、封顶额度等等计算,例如上海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就有1400余种,更有多如牛毛的一次性耗材、诊疗项目等,不仅医疗机构难以分辨,即使是专业的医保部门也不可能一一识别。”
江苏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严娟表示:有人曾建议将部分异地就医人员直接转为异地参保,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以及区域性经济利益的存在,行政壁垒、地方保护、资源垄断、恶性竞争等问题仍较为严重。以省市为区域的医保费用统筹机制尚难建立,跨地区甚至跨省市的医保费用统筹更是难上加难。
深化医保联动也面临着管理服务对接、技术成本的障碍。异地医保联动后,要求医保人员要熟悉对方的管理模式和操作程序,随着联动城市的增加,业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将成倍增加。杭州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局副局长徐玮介绍说:专网建设、设备添置和管理软件开发调整也产生了一笔不菲的费用,以沪杭联动为例,每年的网络单向租用费用就在10万元左右。“因此,联动只能在人员来往比较密切、异地参保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地方间试点推行。”
龚忆莼同时认为,各地为了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纷纷建立了核费机制,不过客观上存在的大城市医疗消费高、中小城市相对偏低等情况,对加强异地医保费用的管控提出了新课题,“好事如何办得更好尚需时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