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保险复业时期。二十年来,健康保险事业的发展经过诞生、自主发展、依托寿险、专业发展等多个时期。随着保险回归保障的呼声,专业健康险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时机。
健康保险的前世今生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内保险复业时期。二十年来,健康保险事业的发展经过诞生、自主发展、依托寿险、专业发展等多个时期。
2002年12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康保险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此后,温家宝总理也曾两次批示:“逐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把商业医保和社会医保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要求,而且有利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2005年前后,人民、阳光、正华、昆仑等首批4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正是挂牌,标志着健康保险走进了独立发展时期,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康保险时代已经到来。
健康保险诞生
1982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经营人身险,险种主要是简易人身保险、养老年金保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经办了“上海市合作社职工医疗保险”,并经1982年的试点后于1983年1月实施。据现有资料显示,这是中国内地恢复保险业务后第一笔健康保险业务。
198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附加医疗保险和母婴安康保险,当年保费收入1178万元。1987年1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卫生局共同制定了《上海市郊区农民医疗保险》。1998年5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和《上海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条例》,商业保险公司开始开办合资企业职工健康保险,保险责任包括门诊和住院医疗。1990年,为了配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又推出了人工流产安康保险,与之前的分娩节育保险、母婴安康保险共同形成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
1991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办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住院医疗保险,年底时有近200万中小学生、幼儿参保。到1992年底,累计医疗保险基金达到2369万元。随后,太平洋保险公司开办了大学生平安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平安保险公司也于1993年推出了24个团体医疗保险产品,于1994年推出了5个个人医疗保险产品。
这个时期,社会大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不大,而且这时的保险市场是以财产保险为主,产寿险混业经营,健康保险只是作为一种附属品来经营。健康保险大多是费用型医疗保险产品,保险人根据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一定补偿,责任比较简单,保障水平有限。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