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境外保险产品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在支撑内地保险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香港地区保险市场的小繁荣。
 
  另外,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一方面,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另一方面,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
 
  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
 
  事实上,保监会4月底对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已经是今年以来监管层第三次对此现象发声。
 
  据记者了解,今年1月中国银联对境外的收单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有些境外收单机构确实在规避外汇管理政策。随后,2月5日、3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两次回答了有关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的问题,明确了外管局和中国银联未对银行卡在境外保险类商户使用的政策进行调整,根据相关规定,持卡人境外保险类商户实施单笔限额5000美元的政策早已有之,并非所谓的新政。
 
  外管局综合司司长王允贵也再次强调了“5000美元的限制”从何而来。王允贵表示,外管局对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保险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中国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这在外管局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且没有任何限制。第二种是中国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这两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此类产品未明确允许,或者说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因此,“这样的交易是存在着风险的。”王允贵如是说。
 
  除了风险之外,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昊表示,严查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可能也有外汇储备等其他方面的考虑。不过数据显示,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正在逐步缓解。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