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保险产品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在支撑内地保险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香港地区保险市场的小繁荣。
高净值客户正缓慢流失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访客新增保单保费收入占个人业务总新单保费仅7.5%,而2015年该比重上升至24.2%,助推香港保险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313亿港元,同比上升15.1%。
大量境内居民赴港购买境外保险引起境内保险公司的担心,也是监管层出手的原因之一。詹昊表示:“内地的高净值人群、高收入者正在成为香港保险业的重要新增客户,大量顾客和潜在顾客的流失正在引起境内保险公司的担心。”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现在赴港购买保险产品的内地客户主要为年薪在30万以上的中产阶级,有较高的保险意识,通过购买香港
年金保险扩大保障,并以持有离岸美元资产进行汇率风险对冲和资产保值。
不过华泰证券对比了香港带有分红性质的重疾险和内地高性价的重疾险发现,扣除不确定的红利部分,在缴纳相同保费的情况下,部分内地重疾险的保额其实高于香港重疾险。而减去换汇以及赶赴港交款的成本,年交保费5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保单并不适合在香港投保。
但抛开上述种种,詹昊认为,香港保单为何会受到内地消费者的追捧、香港保险业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应当引起内地保险业的思考。社会发展已经让更多人具有保险意识,市场规律早晚会倒逼内地保险公司改革,否则中高端客户始终会慢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