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率市场化促使定价更为多样化,“互联网+”和电商化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途径。这些改变最终导致主导权正悄然从保险机构转移到投保人的手里。消费者的重要性日渐提高。
在广东保监局的指导下,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GAII)联合南方都市报金融研究所(NDFRI)同时在凯迪网、广东保险、君子I财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渠道以及线下渠道进行了广东保险行业消费者调查。
此次调查网上调查有效问卷8722份;线下调查有效问卷共1670份。我们在10392位广东消费者群体中发现了某些共性。
广东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6年,广东
人身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241.98亿元,同比增长52.42%,亦是2003年保费收入(211.99亿元)的十倍多。2016年广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44.08亿元,同比增长6.93%,亦是2003年保费收入(87.48亿元)的八倍多。
其中,寿险业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016年底,驻粤人身险省级分公司达到55家,各类分支机构2628家,从业人员47.93万人,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最近几年来,广东消费者对保险的投入在增加,这一需求还将增加。为何保险需求在快速增加?
家庭整体保险消费占比仍有提升空间。保险业有“双10定律”,就是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根据调研结果表明,有34.25%的受访者的家庭保险消费占家庭年度开支的比例5%至10%;有27.49%的受访者的占比比例仅为1%至5%,此外23.11%的受访者则将家庭保险消费占家庭年度开支的比例维持在10%(含)至20%.
从实际情况来看,家庭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因家庭而异,但家庭消费保险支出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