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上期《95万元重疾理赔案引争议》一文刊出后,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关注。投保人短期内连买9份重疾险保单被质疑有骗保嫌疑,看病支付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各方众说不一。不过,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和律师均表示,依据相关法律保险必赔无疑,被调查的超七成网友也认为重疾险应该赔。虽然目前法院没有终审判决,但投保人连投9份保单却没有一家要求体检,足以给保险业规范经营敲响警钟。
合理索赔还是骗保引反思
一位保险从业人士何先生于两个月内在9家保险公司连续投保重大疾病保险,累计保额高达95万元。投保人的不寻常举动,竟然没有经过一次体检就签单了。而在两年后,当投保人出险索赔时,保险公司才展开大调查,最终一致认为投保人带病投保、恶意欺诈,并做出拒赔决定。保险公司指认投保人曾在投保前已患病并有诊断报告,而这一观点被何先生否定。
即使出险申请索赔的何先生真的带病投保了,在此次事故中,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在保险公司与业界专家、网友之间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保险公司一方认为何先生故意在投保后择期手术导致保险事故发生,其行为构成了欺诈,也有保险公司认为其在投保时故意隐瞒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的情况,且其保险金额的设计也存在有意规避保险公司的体检规划,涉嫌保险欺诈。但是,目前保险法关于保单生效两年后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让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显得苍白无力。
“保险公司赔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一位律师如是认为,因为法律已有了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没有可辩解的机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更多的专家和律师支持这一观点。
近日,本报联合和讯网保险频道展开的“两月内连买9份保单被指骗保,您觉得该赔吗”大调查也显示,超七成网友认为保险公司应该赔。
两月之内在9家保险公司投保,而其他公司不知,知道了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警觉,明知有骗保嫌疑却可能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漏洞呢?目前该理赔纠纷案仍在走法律程序,无论结果如何,这已为行业承保审核敲响了警钟。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