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记者向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X女士询问购买保险产品事宜。X女士表示,某款期限为5年的趸缴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高达7%,“2年时间段的年化收益率最高,2年后取出来就行,不要长期持有”。
本报记者找到该款产品的详细保险条款发现,退保费用率一项中,“第一年及第二年为2%,第三年及以后为0%”。
“有些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预计到长期的产品比较难销售,但按照监管规定不得不设计期限较长的产品,为此故意留下零费用退保的空间以吸引客户”,熟悉类似产品运作“潜规则”的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仔细了解该产品条款进一步发现,该产品虽然提供一定的健康管理服务,但实质并不是银行客户经理所说的健康险,而是偏重理财的万能险。
此外,客户经理一再保证的“前两年年化收益率不低于7%”,在合同中也完全未体现,保险合同条款显示的结算利率应该是“不低于保单账户最低保证利率”,然而年化的“保单账户最低保证利率”约为2.5%,且保险公司有权调整,调整后的年利率不低于央行[微博]公布的一年期定存税后利率。考虑到目前处于降息周期,该款产品的保底收益还可能被进一步下调。
在《证券日报》记者不断追问下,客户经理终于拿出了7%保底收益率的根据——银行对于该产品销售的内部培训PPT。在该PPT中,记者注意到,“2015年5月份至7月份月结算利率不低于年化7%”的字样被标以鲜艳的明黄色,字体红色,字号远大于其余文字。
“合同中确实没有约定7%的保底收益率,但这款产品仅在我们银行卖,我们银行要求保险公司年化收益率达到7%,保险公司为了打开市场,取得客户信任,不敢不达到的”,该客户经理表示。
银行注重“血缘关系”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银行大堂经理所说的“银行要求保险公司产品收益率达到年化7%”也确实是有“底气的”。对于中小型险企来说,对于银保渠道的争夺非常激烈,“这就像各类药企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挤进三甲医院,有了好的渠道,销量自然就不愁了”,一位股份制银行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银行甚至可能会提出对于某些高收益率产品排他性代销的要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