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系互联网被围与突围解读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中国,主流四大互联网金融派系的银行系、上市系、国资系、民营系早已站定各自阵脚。但随着资产端的纵深挖掘和行业的垂直细分,券商系、保险系等等也开始展现实力。
陆金所作为互金行业的第一梯队,较早开始了在机构间业务的布局,大力发展了资产证券化、机构间投资等业务,然而近期陆金所核心团队的“出走”,也开始让更多的互金平台有了更好的机会。其中,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则是惠金所团队,从公开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以杨冀川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层,相当一部分具有银行、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行业的多年从业经验,同时具备在陆金所时代在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方面的卓越战绩。
出走“陆金所”后,如今这一策略沿用到惠金所平台并加强运用,当下其主攻FOF、ABS及机构居间业务,其ABS产品最大的买方是银行和保险资管,其他则还包括券商、信托和基金,同时背后的险资支持也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买方。此外,随着FOF产品在2016年被热炒,这一模式尤其引得大量银行资管的布局。惠金所团队也构建了FOHF业务模式,即以母基金投资对冲基金的方式,进行组合投资,以更好的分散风险获得稳健回报。
实际上,随着保险系业务的扩展和深入,个人投资业务越来越被视为整体业务“冰山上露出的一小块”,而其核心竞争力实际是冰山下面的机构业务,下面部分怎么建设,决定了平台的生命力。
机构业务的发展与个人投资理财的发展不同,前者对综合金融人才、行业从业经验有更高的要求,陆金所、惠金所这样的优质品牌更容易形成“马太效应”,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形成平台真正的竞争壁垒,回归金融属性更强的竞争态势,而这似乎更符合监管加强的趋势;更深一步思考,陆金所的IPO是否也是惠金所、邦融汇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不得而知,但金融团队的竞争、金融产品的把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对平台而言都是赢得投资人的关注、估值不错的筹码。
但这种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招来业内人士的质疑,一向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并在传统金融机构覆盖范围之外提供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倡行机构居间业务的B2B模式,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普惠?又能多大程度上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这是平台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