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保险”,成了许多写字楼保安的看家本领。写字楼安全了,银行里又乱了,近期在银行营业厅被“骗”买了保险的新闻此起彼伏。为何保险销售的江湖名头如此不好,他们到底是骗钱的魔鬼还是助人的天使?
张丽萍,55岁,自从今年5月11日从银行回家,就不断唉声叹气。本来要去银行存5万元定期以备儿子一年后结婚用,没想到被“银行工作人员”推荐买了“高利率”的银行理财产品,回到家给儿子看,才发现买的是分红型保险——5年内不能取出,能有多少收益还要看运作的情况,最低收益比银行一年期利率还低。
幸亏发现得早,还没有过保险的无条件退保期。但为了把这个保险退掉,张丽萍的儿子专门请了一天假去办理手续,前前后后的麻烦自然不用说。从此以后,张家立下了一条规矩:去银行只办理存款取款,其他任何业务都不准接触。
类似张丽萍如此遭遇的人并不少,自从一年多前监管部门叫停保险公司“驻点”银行卖保险之后,一些之前还穿着保险公司制服的销售人员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待在银行,于是干脆换上“银行的制服”,在银行营业厅里装成工作人员卖保险。
自然,保险销售员有他们自己的苦衷。保险本身销售不出去,自己就没有收入,而且能背靠银行这个在老百姓心中信誉无比的渠道卖保险,怎能不好好利用呢?
“禁止驻点令”颁布后,2011年各大保险公司银保业务几乎全线下滑,一些保险销售员不得不减薪甚至离职。尽管如此,仍遮挡不住许多客户大呼上当,挡不住社会各界对于保险销售的冷嘲热讽。
保险销售到底怎么了?
“我可没有欺骗她”
时间回到今年5月11日早上8点,在一家国有保险公司的一层大会议室里,100多位银保部的销售人员已经齐聚一堂,开始了每周一的晨会。
会议的内容无非是盘点上周的业绩,表扬先进者,鼓励后进者,并通报公司最新要求。会议的最后一项,便是所有销售人员一起喊响励志的口号:艰苦努力,敬业爱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会后,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甚至热血沸腾。这么一支生气十足的队伍,开始各自奔赴自己负责的银行片区。
刘峰负责的银行是在一个比较旧的小区附近,人流量不算多,主要客户是小区里的老年人。但是在银保人员看来,这可是发展业务的黄金区域。这一天,他遇到了张丽萍,只花了10分钟便成功销售出去5万元的分红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