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分红险 > 正文
中外险企“问题婚姻”由来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能否实现双赢?现实的状况似乎并没有当初设想的那么乐观。部分合资寿险公司的“婚姻”先后亮出红灯,合资性质的组织结构甚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

  十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向国际保险巨鳄全面放开中国市场,这被国人视作“狼来了”。然而,中国入世已过十年,这样的担忧并没有成为现实:在中外资保险公司的同台竞争中,外资保险巨头非但没有抢去中资保险公司的风头,恰恰在中国市场逐步收缩市场份额,甚至出现了个别退出中国市场的案例。是中国消费者的“本土情结”使然,还是外资巨头普遍“水土不服”,抑或“中外联姻”难免潜藏着一些问题?

  基于不同的经营理念、文化理念和价值理念,中外资保险公司俨然是在两条不同的跑道上奔跑和竞赛。在市场看来,外资保险公司目前的退缩,仍然是一种阶段性的调整,从保单质量、盈利水平、风险管理等“软实力”指标来看,中资未必“跑赢”外资。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谁是最后的赢家暂时难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以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谁就是竞争的胜出者。作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中国保险市场已经在全面开放的进程中收获了竞争的果实,并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

  北京大学《入世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理论、评价与政策选择》课题组历时一年多调研了国内外保险市场和中外资保险机构,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理论阐述、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演进与评价、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战略及评价等五个方面回顾、审视并展望了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本报《保险周刊》及时采访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十年的组织架构、产品开发、营销渠道等经营战略,探寻可供中资公司借鉴的可贵经验与做法。

  回首十年前,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桌上,保险业作为中国入世谈判的焦点,成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从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根据入世承诺,从2003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的形式已无限制,也就是在原有的分公司和合资公司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独资子公司;从2004年底开始,入世三年过渡期结束,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的阶段,除了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法定业务、外资设立寿险公司必须合资且股比不超过50%等限制外,对外资已经没有其他限制。

  尽管取消了诸多限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仍然低于此前的预期,总体规模偏小,市场份额有限。北京大学《入世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理论、评价与政策选择》课题组(以下简称“北大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面对保险市场尚不成熟、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外资保险公司在其他国家市场获得检验的经营战略出现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尴尬困境。“因此,立足于中国现实的"本土化"取向,将成为外资保险公司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不二法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如是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