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投资是由平安信托来受托管理120亿元的保险资金,其中100亿元来自平安,其余20亿元来自参加试点的国寿、人保和泰康。首单投向山西省的高速公路和武广高速铁路。
因为当时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正出现困难:国家已经限制高速公路上市,发行债券的审批程序复杂不易通过;比银行贷款的利率高。于是,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私募直接融资来分享银行的存贷利差,绕开公募的各种制度壁垒。就这样,私募保险资金的新型投融资渠道出现了。
2008年6月,又推出了以京沪高铁为对象的保险资金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试点。试点一年多之后的2008年,恰逢股市低迷。保监会为此写了基础设施投资试点总结上报国务院,建议把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规模扩至2800亿元。
国家原则同意后,保监会就开始起草基础设施投资的具体规章,当初曾经有债权计划和股权计划两个规则。但2009年3月,保监会最终只发布了《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然后开始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权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审核,通过审核者设立债权计划就由一事一批放松为备案审核。原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家通过审核:国寿、太保、平安、太平、泰康、华泰和人保。
在债权投资计划方面投入力度最大的当属中国太保。太保先后发起设立过上海世博会(一、二期共募集70亿元)、贵州乌江水电(27亿元)、河北风能(13亿元)、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20亿元)和武汉公铁两用长江大桥(20亿元)等多个债权投资计划。
资金规模最大的国寿也动作频频,债权投资计划已有上海的申通集团、浦东建设和天津城投等3项,合计投入资金108.2亿元(三个计划募集的资金大于这个数字)。在银行股权投资方面,国寿先后于2006年和2010年对广发行合计投入了近百亿元,据称年度收益率在9%以上,大大高于险资平均收益率。
积极开展债权计划投资的还有太平资产,它除发起了北京地铁债权计划外,还发起了计划额度高达2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债权投资计划,当然首期只募集50亿元。除了债权方式外,另一项探索是以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牵头的是平安,代表性项目就是对京沪高铁160亿元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