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例
1.温饱之家买保险
出镜人:赵敏,39岁,商场营业员,月薪1100元;丈夫,42岁,国企宣传干事,月薪1300元。
买保险的目的:生病住院能获补贴,如遇不测给亲人留点儿“底子”。要求——每年缴费额度控制在1000~2000元之间。
买保险的依据:一般人认为,买保险是富裕人家的事,温饱家庭有余钱就得赶紧存起来,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家里越是底子薄,抗灾祸抗变故的能力就越差。所以,温饱家庭买险,一定要将保障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注意把缴费额度控制在家庭经济许可的范围之内。
买保险的组合:主险——平安福寿两全保险,2份,年缴费596元(2份),保额为每份1万元。附加险——住院安心保险1份,年缴费104元,可享受在60岁前一般住院津贴30元/天,每年最高补贴5400元;癌症住院津贴:50元/天,每年最高津贴9000元;住院的手术津贴500~5000元。意外伤害险25份,每份15元(主投保人赵敏名下10份,丈夫名下10份,孩子名下5份),年缴费375元。
这三项保险将一家三口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并将终身保险、意外保险和住院安心保险有机搭配。
买保险的诀窍:在保险额相同的情况下,谁做主投保人可有学问。鉴于男性到中年以后,因病住院、发生意外伤害及突发重症的几率比女性高,保险公司规定男性在40岁左右投保时,缴费门槛高于女性。因为赵敏30多岁,丈夫已过40岁,所以如果赵敏做主投保人,主险可投保30年,比丈夫做主投保人延长了10年。而且作为配偶,赵敏可以投保的,丈夫也能连带投保(意外伤害险)。因此,对于男大女小的家庭来说,妻子做主投保人往往比较划算。
2.小康之家买保险
出镜人:张子宏,35岁,营销经理,年收入6~7万元;妻子,36岁,家庭主妇。
买保险的目的:一个人当家庭经济支柱让人悬心,希望保险能在家庭经济支柱患重疾时,分担一臂之力,并减少未来的养老压力。要求——营销行业的收入波动较大,5年后的形势很难预料,缴费期应尽量短些。
买保险的依据:越是小康之家的经济支柱,越可能出现“过劳”问题。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劳累、焦虑及环境污染等,都会导致中年人血压和血脂的明显升高,加大恶疾发生的几率。看一看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吧:恶性肿瘤治疗费10~30万元;心肌梗死早期发现治疗:5万元;血管复通术:10万元;换肾15万~30万元……因此,买重疾险和住院附加险势在必行。
买保险的组合:主险——保额20万元、3年缴清的国寿鸿鑫两全保险,保费每年8400元。此项保险在缴清后每3年返还1.8万元生存金、每年派发红利、10项重大疾病保障,而且如果张先生寿命到80岁,还将给予30万元的养老保障。附加险——购买每年270元保费的住院医疗保险,每年可提供最高1万元的住院补贴。鉴于这个组合属终生保障型的“长效险”,兼顾了理财和健康保障两大需求,三年后的缴费压力很小,张先生决定先投保,计划两年后视经济状况再给妻子投保。
买保险的诀窍:选择“国寿鸿鑫”是因为其缴费期短,虽然前三年缴费压力大,但缴费期正好与张先生的工作合同期吻合。在这段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阶段迅速缴清保费,不仅解决了现有资金的投资问题,而且避免了未来不可预测的收入波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