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分红险 | 万能险 | 投资连结险 | 理财百科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理财险频道 > 万能险 > 正文
万能险原罪之辩:何以充当宝万之争先锋军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万能险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超过22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的五成以上
 
  溯源万能险 ——罪与非罪?
 
  追根溯源。按照产品设计原理,万能险介于分红险与投连险之间,包含保险保障功能并至少在一个投资账户拥有一定资产价值的寿险产品。
 
  而万能险所缴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账户。保障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节;账户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理财,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
 
  1979年,世界上第一款万能险在美国应运而生。由于缴费灵活、保障可调,其一经推出,便备受市场青睐。
 
  1999年,在寿险利差损压力下,传统寿险预定利率被统一下调至2.5%,但亦导致寿险产品的销售陷入萧条。2000年,中国太保(27.680, 0.48, 1.76%)开发了国内首款万能险。
 
  2005年,随着股市进入前所未有的牛市,及银行利率频频上调,保险公司推出了专供银行渠道销售的简易万能险,在产品形态上抛弃了早期产品复杂的结构,采用尽量少的收费种类和标准,但特别强调其稳中有升的长期收益率和保证利率回报。
 
  2008年以后,受资本市场震荡导致投资性业务收益率下降,及新会计准则对保费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业务步入平稳发展期。
 
  进入2012年,保险资金投资领域开放,众多中小型寿险公司为实现快速冲规模,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万能险,并藉此实现迅猛发展“弯道超车”。
 
  在华南地区一寿险从业者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严格的牌照、分支机构、投资渠道、产品形态审批限制下,中小型寿险公司无论在品牌影响力、销售队伍竞争力等方面均难以与大公司“扳手腕”。
 
  要快速实现业务扩张、并扭亏为盈,一众中小型寿险公司将突破口锚定投资领域,如前海、华夏、珠江、安邦、富德生命等业内“黑马”,在过去两年内频频举牌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展开一系列资本运作。而万能险正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