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经历了“银保新政”和市场资金紧张的阵痛后,银保市场或将迎来“小阳春”。
去年又不断施压的“银保新政”,直接引起银保保费下滑,加之市场资金面的极度紧张,产生多渠道资金分流,也间接影响到银保渠道。数据显示,2011年,整个银保行业经历了寒冬,整体市场下滑约20%。
“出于中间业务需要,银行对保险的诉求并没有减少,同时今年降准的可能性很大,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力度应该也没有去年大,我感觉银行今年推银保的积极性会比较高。”一位中国人寿(16.81,-0.14,-0.83%)人士表示。
2月29日,中信银行(4.13,0.00,0.00%)组织了全国性代理保险业务誓师大会,今年新上任主管零售业务的副行长孙德顺及8家合作保险公司的银保业务主管悉数到场,中信银行全行35家分行零售分管行长、部分保险公司分公司代表也一并到会。
在此次誓师大会上,中信称今年将重抓银保合作业务,树立自己的特色。
“下一步我们会重点培养客户经理队伍,用‘物理网点+电子渠道+客户经理’来树立中信的特色,用我们的专业做我们的特色,这是我们零售银行下一步转型的方向。”会后孙德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采访是其到任后首次公开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重点抓银保
银保产品是由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目前直观的理解就是,消费者通过银行柜台能够买到的保险,其最大的卖点是“保障+收益+分红”,最早通过银行销售的保险品种就是储蓄分红险。
从银保合作的动因来看,两者有优势互补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保险公司可借助银行信誉、客户众多、网点遍布等资源优势,增大客户接触面,同时降低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分业的环境下,银行可借助保险丰富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也能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尤其在人身保险方面,银行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已占人身险保费总量的50%,对寿险公司有着举足经重的作用。
尽管有巨大市场潜能,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几年,银保投诉居高不下,出于对利益的追逐,银保市场屡屡出现欺诈误导、强制投保以及账外收付手续费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客户利益,也伤害了银行、保险的信誉。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