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正文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大陆一般使用“社会保障”这个词汇,而台湾地区使用“社会福利”,两者所指涉的内容基本一致。具体地讲,在大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是并列的,同为“社会保障”所囊括。

  大陆与台湾地区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先富后老”,而大陆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是“未富先老”,这样带来的社会问题可能更为严重。因此,从现在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时出台应对之策,已经成为大陆的迫切任务。至于是不是照搬台湾的经验,即规划建立长期照护制度和小区养老,则要根据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总之,不管大陆将来针对人口老龄化制订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是什么,现在是必须着手进行长远规划的时候了。

  注释:

  [1]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编印《我国社会福利定义与范围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90年版第20页。

  [2][7] 林万亿《台湾全志·卷九:社会志·社会福利篇》台北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6年版第34页,第36页。

  [3][21] 江玉龙《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课题及其展望》,载于《台湾文献》2000年第2期。

  [4][5][15] 内政部编印《中华民国内政部社会福利简介》2003年版第6页,第5页,第30页。

  [6] 关于分段,参见林万亿《1990年以来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载于[台湾]《社区发展季刊》2005年第1期;向运华《台港澳地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8][9] 林万亿《1990年以来台湾社会福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载于[台湾]《社区发展季刊》2005年第1期。

  [10][16][23][25]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编印《配合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之长期照护政策研究》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98年版第197页,第198页,序言,第1页。

  [11][12] 古允文《挥别“乱”与“急”的2008年:社会福利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参见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年《国政研究报告》。

  [13]“公义”指的是“了解各类型弱势及其需求,有效使用与分配有限的福利资源”;“永续”则是指“着重制度面,兼顾族群间与世代间的公平性,建立一个可长、可久的社会安全制度”。

  [14] 王顺民《2008年总统候选人社会福利政见的比较性初探》,参见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8年《国政研究报告》。

  [17] 傅立叶《我国政府支出的政治经济分析》,载于林万亿等《台湾的社会福利:民间观点》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188页。

  [18] 詹火生《国民年金周年之回顾与展望》,载于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10年《国政研究报告》。

  [19] 杨志良、林雨静《当前全民健保政策分析》,载于[台湾]《国家政策论坛》2003年4月夏季号。

  [20] 林更生《问题丛生的台湾健康保险制度》,载于《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第4期。

  [22] 王建民、汪灏《关于台湾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建立“国民年金”制度的探讨》,载于《台湾研究》2000年第4期。

  [24] 张颖、范思凯《台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评价》,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6] 孙健忠《社会救助的“结”与“解”:回顾2008,展望2009》,载于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2009年《国政研究报告》。

  [27] 郎大鹏、郝如玉《台湾的社会保障制度》,载于《经营与管理》2007年第8期。

  [28] Kenneth Lieberthal, “Initiatives to Bridge the Gap”, in Asia Policy, No.1, January 2006, pp.7-15.

  [29] 周方遒《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研究》,载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0] 江治强《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探索》,载于王振耀等主编《新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理论探索获奖论文集——第三届全国社会福利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