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将作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的危险正由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逐步扩展为一国的社会危险,政府正积极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来消除个人的老年生存危险,进而消除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些不利因素,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不断提高。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但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的提前获得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当前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成了两难的抉择。
主观原因是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矛盾和缺陷所致。目前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基金实行现收现支无积累的基金筹集和管理模式,并且统筹层次,低实行的是县级统筹。
制度建立初的“以支定收、略有结余”原则就是“名存实亡”的,一方面要确保发放,要保证现行事业单位退休政策的全面落实;一方面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负担系数确定的缴费率已为最高限额,单位和个人已不堪重负。
现收现付模式强调的是一定时期内的收支平衡,它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是长期稳定的参保人口结构、当地的经济发展、收入增长、赡养率等,这些因素对现收现付模式的运行有着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现在人们分析的是养老基金全口径收支,把个人帐户资金也纳入了养老基金收入统筹使用,使得个人账户成为有名无实的“空账”,也使得事实上的基金收支缺口远远大于时下“现收现付制”的核算。
统筹层次低,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削弱了基金的支撑能力。这些制度设计上的矛盾和缺陷,使得我们基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的空间十分有限。
三、初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思考
如何摆脱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危机,是保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事业养老保险虽然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但必须借鉴企业养老保险办法的经验,尽快出台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政策,尽可能的与当前的分配体制结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缓解各种因素带来的养老金刚性支出的矛盾。
一是统一养老保险政策,提升统筹层次。
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一纳入到社会保险法律的规范之下,从法律上解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有关问题。
同时国务院应在全国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不能让“一地一策”现象长期并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