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生育保险 > 正文
 
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方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养老保险正在酝酿改革,有关专家预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攀升,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障对于国家和个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方向将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例如,报告提出关于养老保险是由中央还是地方负责的问题,首先要和解决养老的其他问题一样,将历史欠账问题和制度设计问题分开考虑。中央和地方要对历史欠账达成一个安排,界定各自的责任,解决地区间的历史负担不同问题和地方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建议个人账户由地方负责,这样有利于在个人账户做实进程和资金管理方式方面探索创新,优化趋同。”报告称。

  此外,报告在地方探索做实个人账户方面有三点提醒:一是做实个人账户的经费问题。二是个人账户的管理问题。三是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医保改革注重三个平衡

  作为重要的社会保障部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保险制度的建立,大多是从医疗保障起步的。尽管过去十年我国的医疗保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且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潜在风险仍然巨大。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攀升和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医疗保障有可能对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构成挑战。根据马骏等学者撰写的“中国卫生总费用及对财政压力的估算”一文中提供的数据,2050年我国财政负担的医疗卫生费用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0%和13.1%,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将成为养老金缺口之后第二大国家财政风险的来源。

  报告认为,医疗保障实质上是巨大的财务问题。应对未来的医疗费用高涨对财政稳定的冲击,需要加快推进改革:一是需要通过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控制费用政策,二是需要在搞好医疗保障的前提下,明确个体与社会的分担责任。

  “注重可及性、费用控制与质量之间的平衡,兼顾基本医疗保障全民覆盖和部分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报告提出,要在医疗卫生体制相互冲突的三大目标——可及性、费用控制与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寻找综合平衡。

  在基本医疗保障领域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同人群保障程度的差别,同时不损害个人更高水平的健康需求。在当前应真正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全民覆盖,并加大大病保险的力度。同时还应鼓励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合理发展,满足人们对更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的需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机构的能力和质量,促进医药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报告还提出我国医疗保险存在公平与效率问题均比较突出,政府经办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与保障待遇的确定机制缺乏,商业性健康保险发展严重不足,对服务提供者的支付方式的改革进展缓慢,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建立财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形成布局科学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放开医疗市场准入,实现多元办医格局,以完善激励为导向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推动医疗科技进步,使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目标。(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