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起着关键作用,决定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整体走向。
我们通过对山东省新型农保制度中的政府行为展开调研分析,试图通过对当前山东省正在探索试行的农保制度进行梳理,寻求各地政府探索这一制度的动力机制,为全国新型农保制度建设及政府行为提供借鉴。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堪忧
“我现在跟我的儿子一起住,我儿子在临清打工,儿媳妇在家照顾我和孩子,挺好的,不愁吃不愁穿。
儿子每半个月就回家来看看我,闲着没事我就去前街走走。”聊城市东昌府区马官屯村的一位86岁的宋爷爷这么告诉笔者。
但是令笔者感到奇怪的是宋爷爷这样看似幸福的家庭也有难言之隐,其实作为孩子长大后并不希望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
宋爷爷的儿媳告诉笔者,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行动不方便,主要是怕如果他自己住,万一出点事情没人能知道,前几年我们并不是住在一起的。
对这样的事情同样有深刻感触的聊城市阳谷县郭屯乡的安先生。
他非常遗憾的告诉笔者,他们家老爷子自己有个院单独住,老爷子比较喜欢喝酒,但是有一次晚上喝了点酒去厕所时,倒在厕所,要不是邻居听见把他扶回屋,非得冻死不可。
那次的受伤直接导致老爷子一病不起,直到去世,安先生向我们讲述的时候带着无尽的悔意。
(一)“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
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像宋爷爷这样和儿子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的老人占绝大部分。
中国农村家庭式养老还占主导地位,这是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农民老了之后除了靠自己年轻时很少的储蓄外,大部分都是靠子女对其赡养。
这种传统养老模式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勉强可以维持,也正因为小农经济的存在,“养儿防老”成为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意识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