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防冒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许多地方反映,查处冒领养老金行为有四难:掌握线索难,有了线索追查难,有了结果处罚难,有了处罚执行难。为此,应制定和完善防冒领工作方面的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养老金的条件、程序,明确各级防冒领工作的职责义务以及对冒领行为的处理处罚。
加大稽核力度,专项治理冒领养老金行为。
吉林省社保公司在专项稽核中,劳动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发文,清理违规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离退休人员,加大了冒领养老金的清理整顿力度。湖北省将防冒领养老金工作列为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
建立异地协查制度,对冒领养老金行为实施全方位联防。
从查处冒领养老金的情况看,多数冒领行为发生在异地领取人员中,建立异地协查制度已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离退休人员到异地生活、定居的现象日渐增多,支付异地养老金金额还将逐年增大。对异地居住人员身份验证费用高、困难大,这部分人属于冒领的“高发区”。
建立全国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协查制度将大大节约各地社保经办机构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全系统整体防冒领的能力。为此,应把建立异地协查制作作为2003年防冒领工作的重点,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通过建立异地协查网络,对冒领养老金行为实施全方位、立体化联防。
拓宽信息渠道,依靠社会力量查处冒领行为。
一些地区社保经办机构与养老金代发机构、医保机构以及民政、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合作,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冒领行为,及时获取离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防止冒领行为发生。内蒙古自治区聘请责任心强的离退休人员担任社保宣传员,既宣传社保相关政策,又及时反馈系统内离退休人员的相关信息。
四川、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四川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公安厅和民政厅联合发出通知,规定“对举报冒领养老金属实的当事人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举报数额巨大,有一定影响的,经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同级劳动保障及财政部门审批后予以重奖。”上海市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数据资源,实行分类核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冒领现象。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指纹认证识别体系。
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等领域,具有一次投入,收益持久,威慑力强,运行费用较低的特点,是防止冒领养老金的有效途径。目前,深圳、青岛、淄博、石家庄、洛阳等一些地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先行尝试将指纹技术运用于防冒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邯郸市在建立市本级离退休人员指纹系统的过程中对异地居住的7768名离退休人员进行认证时查出690人不符合认证要求,当月暂时停发养老金30万元,通过进一步核实发现有361人已经死亡,减少养老金支出16。43万元。建立指纹认证系统,关键是要统一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不统一,各地资源不能共享,不利于全国防冒领协查体系的建立,不仅给异地身份验证带来困难,而且也给系统维护带来诸多不便。鉴于当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规范,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正在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信息传输标准和公司准入标准,拟将养老金指纹认证系统作为“金保工程”的一个子系统,最终实现与大系统对接联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